Arch的好
最大程度的自定义权利,看什么软件不爽了不仅可以随便换,甚至可以自己写一个。
安全性。windows和mac的源码被大公司掌握着。卧榻之旁,岂容他人鼾睡;代码锁存,必须心知肚明。
为什么放弃Arch
因为找不到linux上的加速器。我开发DDDDS(详见网站主页/软件项目),需要用到Android Studio。而我需要下载的,很多安卓的软件组件,都在google的服务器上,我只能科学上网。国庆回家,带不了台式机,只能将笔记本的系统换成Windows。
安装win11的时候踩的坑
遇到的第一个问题,如上所示,BIOS无法识别U盘,因而无法从U盘启动。
原因是U盘的结构应为GPT而不是MBR。
之所以出现上图的情况,是因为我原本的arch崩了。而这又是因为在第一次安装win的时候,win的安装程序格式化了一部分磁盘,但它本身没安装成功,因而原本的arch崩了。这是最绝望的时刻,这个时候你和计算机对话只能通过上图所示的emergency shell,很多功能都不存在了,比如lsblk和df -h。
在我正确地制作了U盘后,可以从U盘启动了。但是上图结束后,老是显示安装失败。
唯一可能出问题的就在分区上,后来搞明白了,安装新系统需要一个未分配空间的分区。如上图,我所选择的分区的类型是“主要”而不是“未分配空间”。对所选分区进行Delete Partition操作就好了。